然而,在江口海底,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异常。
无数浑浊淤泥中,夹杂着浮游状的颗粒软膏,这些营养物质随着大江汇入海峡,这些好似软质流体般的聚合物,无数大小不一的深海鱼类纷纷争抢吞食。
以违背生物本性,一些海鱼甚至冲入淡水区,游蹿在浑浊的江水中,企图寻找更多膏质,它们全是顺着洋流,追寻膏质聚集在这里的。
临近傍晚,海上刮起大风,吹拂着红通通一片海面,浪越来越大,随着膏质的减少,鱼群散去一些,不过依旧有大量鱼群还不肯离去,不过至少这江口不再如沸水般,渐渐平息下来。
几艘救援艇试图救助那头须鲸,但为时过晚,它似乎已经窒息死亡。
在须鲸搁浅的位置,淤泥沙硕之中,一些隐藏地下暗流,依旧有些许膏质飘出,这些暗流是从温陵山脉方向,地下水的支流,因为水位高低原因终止汇聚于此。
沿着蜿蜒狭小的地下水,遂穿过十几公里距离,这是一片漆黑无光的溶洞空间。
黑暗中,静止的水平面突兀荡起波纹,一块软体白色膏质从水底浮起,膏质蓬松如同肉类泡水时间过长,表面覆盖着一层恶心的粘稠物。
在溶洞水底,则又是另一番场景。
岩石表面覆盖有一层奇怪的毛藻岩生植物,表面如同孢子般颗粒,一些盲虾类生物会以它们为食,然而原本毫米级的毛藻绿体,在水下凭空涌现的粉状尘埃的侵蚀下,极速畸变,表面如染色般开始发白,体积也极速膨胀。
最终攀附在岩石表面的根须失去活性,脱落上浮,随着水流飘飘荡荡流向黑暗洞穴,流动中,这些膨胀失去活性的植物,散落成细微膏质,一些沉入水中,随着暗流涌向未知方向。
………
李维很早就开始尝试针对水域的侵蚀研究。
其大部分注意力主要分为两边,催熟灵植防止夭折,另一边就是研究水生动植物,藻类这种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没有种子,以孢子繁殖,鲜明特点就是结构简单,非常容易蔓延生长。
他有些想法需要实验下,为此他专注研究好几天。
………
外界的情况没有过多关注,领地内却如掌心观纹,一览无遗。
枯燥催熟,又随机性烙印铭文,需要注意并不多,而随着领地内水域越多,李维隐约看到一条快速辐射侵蚀的新捷径。
由空间侵蚀转向物质寄生。
石竹山领地,以那团扭曲时空节点为中心,所辐射区域上下左右,并非平面,地底天空都缓慢的变为可活动区域,这种空间转变,不是他意志能够干涉的。
但在水域中,那些存在水流微观中的物质,如果嵌入灵气,是不是可以成为新的‘水领地’呢?也许可以,也许不可以,李维最先在泰禾湖试验,但吸引的淡水鱼太多,最终把试验场转向离节点最远的地下溶洞内。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6075/161870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