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ent
“臣考功司李杉…”
正在吃饭的复隆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李杉不必多礼:“李爱卿还没有用过晚饭吧?一起吃点。”
皇帝召见,必须提前进宫等候,随时做好陛见的准备。
正常情况下,等几个时辰都不算什么,有时候从早等到晚,最后却因为皇帝“事物繁忙”“无暇召见”,只能回去另行安排时间,白白等一天都是很常有事情。
从午时进宫,一直等到掌上了灯火,才终于见到皇帝本人,这已经算是“高效率”的了。
和大清的宫廷御宴不同,明朝的皇帝没有那么多讲究,所谓晚膳很是寻常,只有八盏八碗十几道菜式。
按照当时的标准,已经算是非常节俭了完全是受到了大行崇祯皇帝的影响,复隆皇帝的宫廷生活素来崇尚简朴,不仅撤去了宴饮之时的宫廷舞乐,还一再削减规格和排场。
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都和皇后一起吃晚饭。
大明和大清不一样,素来就不讲究三拜九叩的大礼参拜,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所谓的御赐宴席,不过是在旁边支开一张矮几,传过来几道菜式而已。
对于进宫陛见的李杉而言,所谓的御赐晚膳,其实就是一顿工作餐罢了。
“徐州大捷的消息,李爱卿已知道了吧?”
“回陛下,臣已知晓。”
复隆皇帝朝着李杉打了个手势,示意他可以一边吃一边说。
“徐州一战举足轻重,四战之地重归我大明版图,则江北,甚而至于整个淮扬,则全在我王师马足之下。”
徐州大捷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占据了一座城池,而是在于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淮扬地带,为扫平江北的清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多铎大举南下之时,也是先取了徐州,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支撑点,然后才敢发动大规模的淮扬战役。
“淮扬局面已日渐明朗,光复北地中兴大明已指日可待。”复隆皇帝一边吃一边说道:“朕有个成算,已是心中筹谋良久,却从未对人提起过。今日召见李卿,就是为了这个事儿。朕欲遣李爱卿出知徐州,你意如何?”
所谓的“出知徐州”,其实就是让他去做徐州知府的意思。
按照大明朝的体制,知府一职是四品官,在所有的地方官员当中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再往上升就可以算是方面大员。
虽然名义上左右的知府都是四品,但知府和知府不一样,本身就有高低上下之分。
比如说南京府尹王宣同,其实就相当于南京知府,但一国都城的知府和地方上的知府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而且徐州知府这个职位本身的“含金量”就非常之低。
从建制上来看,徐州府属于南直隶的管辖之下,是正经的“府”级行政单位。
但徐州府的管辖面积太小,人口也太少了。
“府”一级行政单位下面有“州”级,再下面才是“县级”。
但徐州府下面却连一个“州”级行政单位都没有,而是直接管辖丰、沛、萧、砀四个县。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徐州根本就是个“州”,而不是“府”。
仅仅是因为战略地位特殊,才专门划分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府”级行政单位存在着。
也就是说,正四品的徐州知府,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从五品的知州。
按照历朝历代的传统,京官天然就比地方官员来的高贵,正七品的京官基本相当于从五品的地方官。
把李杉从考功司调出来出任徐州知府,单纯从行政级别上来看确实是升职了,其实差不多就是相当于平级调动。
靠近皇帝,靠近皇权,靠近皇城,这三个条件自古以来就是升官的捷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做京官儿。
尤其是李杉这种通过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又有“探花郎”的光环加持,虽不敢说一定能平步青云,却绝对算是走在升官的快车道上。
若的外调到了地方上,所有的这些好处就全都没有了!
但李杉却毫无怨言,非常爽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命:“臣领命!”
李杉的这个态度让皇帝非常满意:“很好,朕这就着吏部出任命的书文,好让你尽快上任。”
李杉的“原单位”考功司本就是吏部的一部分,具有“组织部”的部分职能,对于官员调动的种种流程最是熟悉不过了。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62051/2264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