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道姑翾楚 > 第七百零七章:学道弟子

第七百零七章:学道弟子

吕洞宾笑道:“入门弟子,入门弟子,从字面上解释的话,过去的住宅有大院和内室,“入门弟子”就是进了大院之门,成为了这个门派的成员(门徒),但不是可以随便进入“内室”。入门弟子不同于学道弟子,需要正式拜师,需要遵守本门规矩。师父对于入门弟子有一定的要求,人品德行要好,要有一定天赋,有一定经济基础,态度、心态要好,还得有悟性,愿为本门做出贡献等等。往往入门弟子是从学道弟子中产生的,也有的是经由中间人引荐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师父自己看中并主动收徒的。”

翾楚说:“好像还有入室弟子,和入门有啥区别呢?”

吕洞宾笑道:“入室弟子,入室弟子,是众多入门弟子当中得到师父的青睐、认可而进入“内室”,获得师父不传其他弟子的绝招、秘诀,将来可成为师父的嫡传弟子即传承人。

钟离权笑道:“嫡传弟子,嫡传弟子一般也叫“亲传弟子”,就是师父亲自手把手教出来的传承人。还有关门弟子。关门弟子,指老师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此后则收山,不再收直传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孙——再传弟子。一般地,关门弟子是老师最钟爱的弟子,因此在众弟子中地位特殊。”

翾楚说:“我不知道我上辈子干什么的,生死轮回之后,还能做师父的徒弟,很感动……”

吕洞宾笑道:“生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当我们蓦然回首,惊觉时光不再,熟悉的面孔已逝,不得不令我们再次慨叹生命之短暂。众所周知,道教是热爱生命的宗教,道教爱生、贵生,对待生死问题,既有从精神上的超脱,也有葆养人身机体的养生修习法门。南华真人庄子齐同生死、鼓盆而歌,是超越生老病死的洒脱;陶弘景祖师年逾八十、犹有壮容,是力行炼形养生的成果。”

翾楚说:“如今,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我们自己的步调似乎也被带着奔走,单独的个人不经意间被淹没在社会竞逐的巨大洪流中,为了名利金钱而奔命、迷途难返。然而,富贵不能久长,辉煌亦将暗淡,风流人物的丰功伟绩也终入渔樵的笑谈之中。道教的祖师千百年前已将此点参透,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向世人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吕洞宾笑道:“张伯端祖师说得更加具体明了: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钟离权笑道:“人生短短百年,若要重外而轻内、重利而轻生,终使得原本局促的寿命提前夭亡,这当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在道家的生死观中,其尊重生命之自然本来,提倡的是终其天年而不夭。但终其天年而不夭又绝非道教对待生死的终点,道教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认为,可以通过人主动的修道养生来益寿延年,乃至长生久视。经书言,人身难得,正法难遇,是以道教特别看重今生今世之修行,正如张伯端祖师所言,“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以此难得的人生机缘,虔心向道,访求明师,精进修行,超升成真。到此,生死已了,超出轮回,享万龄之寿。”

吕洞宾道:“古诗中有言,“金鳌头上蓬莱殿,唯有人间炼骨人”“笙歌暂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但远离红尘、虔心修道并非易事。有向道之心者难得,能抛开世俗中的种种羁绊、一心修行者就更少了。仙道多途,道教了却生死的法门更是多种多样。能得其一而修之,便是吾生大幸。”

翾楚说:“在生的方面,道教之养生文化饮誉中外。养生、调理好自身机体,是修道的基础和前提。”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64304/25156211_2.html

本站地址:shenhaiyujin.com
最新小说: 闪婚财阀大佬:大叔宠坏小娇妻 拜师华山,但是剑宗! 诸天:一切从拜师九叔开始! 八零漂亮后妈,嫁个厂长养崽崽 同时穿越:金手指竟是我自己? 末世囤货10万亿,家人围坐吃火 小可怜被偷人生,顶级豪门来团宠 从漫威开始无限变强 美剧大恶人从无耻之徒开始 娘娘病娇又茶媚,一路宫斗夺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