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丽的地面上偶尔还会有零星的抵抗,或者是组成了所谓的自救反抗军一类的来反对大唐的统治,给唐军制造了一些麻烦,可对李祐来说影响就很小了。
他这边过足了打仗的瘾头,也证明了自己在战争方面的能力,同时带领一路大军取得了仅次于李世民的战果,再打下去就要顾忌一下李世民那边的感受了,不能搞得自己功高盖主啊,已经不是政治斗争方面小白的李祐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在李世民带着大军回返定州,和出迎的太子李治一起表演一副父慈子孝的大场面,顺带着以他监国出色为由给亲儿子好好刷一波存在感的时候,李祐早早的就带着海军撤退了,不能抢了人家亲儿子的风头不是。
李祐带着五百多艘战船前往高丽时,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高丽那边的海军之前已经有好几次被李祐麾下的自家船队给成建制消灭掉了,大概如今也组织不起什么像样的海军来了,所以干脆放弃了抵抗吧。
反正经过李祐支持的那些个武装商船这些年不遗余力的不断骚扰和侵袭,海边也实在是少见活人了,高丽那海岸线就跟坚壁清野过一样一样的,也确实没有抵抗的必要。
或者统治者也选择了以空间换时间,更多的将有生力量集中到了守卫周边的城池上,可惜最后也没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是被李祐带着手下的登陆作战的大部队给挨个敲打了一顿,轻松的敲开了城门。
李祐所过之处都来了个城头变幻大王旗,全成了唐军的地盘。
所以李祐这边回程时,还是选择了从海边撤退,顺带着也沿途耀武扬威一番,敲打敲打他打下来的那些个城池,让里面的当地人都消停点,别给他整什么幺蛾子。
从容的登上海船,五百多艘战船的庞大船队就那么趾高气昂的踏上了归程。
刚刚取得了不少战功,当然也没少得战利品的众多海军战士,如今正是心气高昂的时候,很有几分志得意满的意思,就想着赶紧回到大唐的地面上,回去自己的家乡好好显摆显摆。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啊,或者可以自豪的说一声归心似箭,船队回归的时候速度就比去时快了不少,也少了许多的顾忌,好似没有那么谨慎了。
因为这一趟去真的体会到了无敌的感觉,还不是他们单纯的目中无人,是真的没人挡在他们前面啊。
不过等到他们行使到一大半,快要接近大唐近海时,情况突然出现了变化。
就在他们依然排着目中无人的阵型,浩浩荡荡的行使时,从地平线下逐渐升起了许多的大小船只的身影,显然是有船队在远处赶过来。
有些还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这是一直埋伏在这里呢。
就这边的地形只有一望无际的海洋,想找个适合埋伏的地形都很难,这也是大唐海军这边跑的这么肆无忌惮的一个原因。
而对方这肯定是有备而来了,早就料准了唐军的路线,不过谁让这时候的海船还是只能沿着海岸线前行呢,找准地方埋伏,或者更应该说以逸待劳倒是也不算特别困难。
尤其是唐军这五百多艘战船在一片海面上铺开来,也不是那么容易错过去的。
唐军这边很快就看清了形式,这摆明了是敌人的船队不是一股而是三股,而且是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的,直接就是想要决战的意思。
唐军虽惊不乱,对于自家船队的战斗力他们是充满了信心,况且这边还有李祐这位隐然已是无敌统帅的皇子坐镇,他们也是带着满满的收获回来的,所以完全没有敌人料想的那种慌乱,反而一个个淡定的很,他们也坚信迎接他们的只会是另一场更大的胜利。
而李祐那边更是稳坐钓鱼台,顺便也开始了对船队的指挥调度,完全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等到三股敌军逐渐接近视线范围后,早有瞭望手将敌军的情况汇报了上来。
这一次很明显是敌人早有准备的一次报复,因为赶来的三面夹击三股敌军正好分别来自高丽,百济和倭国。
看样子都是把自己压箱底的家当都搬了出来,摆明了是要和大唐这边死磕到底的意思。
李祐倒是也理解对方的做法,对于这三个原本其实并没有那么对付的国家能够联手一起对付大唐也毫不意外,实在是这仨地最近几年都被祸害惨了。
本来都算是靠海吃饭的他们,如今不说片帆不得下海吧,反正指望海洋生活已经变成了高风险低回报的危险方式。
当然下海本来就很危险,可原来多半只要和天斗就行了,只要成功走上一趟就不会有空手归来的担忧。
可如今局面变了,不只是要和人斗,也就是躲避李祐麾下那些个专门祸害这些人的武装商船,同时还要和天斗,一个不好就是连人带船都没了,甚至还要赔上老婆孩子,这糟心的日子谁能受得了啊,所以海边大都变成了十室九空的状态。
显然对于这种生活谁都不乐意,三国对于大唐这边可以说是怨怼已久,如今大唐又展现了自己的强势,有彻底吞并高丽的意思,也难免让百济和倭国这俩原本和高丽都不和睦的国家,也有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受。
所以搁置成见,联起手来先灭了大唐这个他们眼里共同的大祸害,也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但可以成为暂时的盟友。
可惜他们这自以为是突袭的,却压根没瞒过李祐的眼睛,他那些个无人机又不是吃素的,就算是大胜而归,他也从来没有放松对周边环境的侦查,何况他还早就得到过这方面的线报,可以说早就料敌先机了。
敌人那边还离得老远呢,不隔远点早就被唐军给发现了,李祐这边就已经完成了排兵布阵,很有针对性的安排好了手下的船队。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7322/1203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