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国伟那儿,顾鲲了解到了去年华夏方面采购时遇到的一些坑。
比如某龙号极地考察船,当时在黑克兰已经是滞销到不能再滞销的状态了——那条船原本是前苏时代,为了作为北极破冰船使用的。
而解体之后,黑克兰跟北极八竿子打不着,前苏十几个加盟国里,只有露西亚是跟北极接壤的,那黑克兰还要破冰科考船干嘛?
所以,如果能够做得再绝一点的话,把那些货色按照废铁买来,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只要给具体的经办人工作做足。
不过呢,当时有个最大的坑,就是苏系破冰船本身的设计,不能满足其他国家的使用需求,你还得让厂家改装、增设很多设备。
造船的东西,一旦涉及到改装,那就意味着这个船你买方是很想要的,也就无法处理成半卖半送的废铁价了。
人家曾经的国企船厂老总们,也是要稍稍有些遮羞布的。哪怕为了做低利润、做亏损,让全民持股者尽快把股份贱卖,也不能彻底不要脸地明送。
而顾鲲买科考船,也是有很多改装需求的。如果也走公事公办的改装合同,船本身的价格也绝对压不下来。
但这个坑,他这次成功避开了。
在他的伏特加攀交情、加消费全包、额外许诺好处的攻势下,切里雪夫等人很快投诚,把最彻底的合作方式跟他摊牌了:
对厂子里渲染这条船确实辣鸡、没人要、是前苏计划留下来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怪胎废物,只能按照废船半卖半送。
至于顾鲲需要的改装,切里雪夫依然会搞定,甚至连工人和工程师也依然是那一小撮原班人马来干活儿。
但是,那些人干活儿的时候,打的不是赫尔松船厂的牌子。
他们是“一套人马,两套班子”,一套对公,一套对私。
这套对私的班子,干活儿的时候需要用到的舾装泊位、施工装备,也都是赫尔松船厂的,但是,严格来说是那家私人承包班子,从赫尔松船厂“租用”的,按官方指导价给点租金就好了。
这其中具体的谈判的言语、对话,过于无耻龌龊,就不直接描述了。
反正顾鲲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又不是在薅华夏的羊毛,也不是在薅社会注意的羊毛。
他薅的是黑克兰资本注意的羊毛,不薅也会便宜了那些寡头,天经地义。尤里奥洛夫能干他凭什么不能干?
……
两天后,在最终一轮谈判结束时,杜国伟给顾鲲报上了一份让他颇为满意的答卷:
“老板,搞定了,需要改装的细节和技术要求,我都跟他们对私的那家公司以合同明确了。这条船,最终购买价格构成是这样的:
首先,整船按照170万美元的价格,按处理品的价格卖给我们——去年我们设计院那条,素质比它差,装备也不齐全,动力系统更是烂不少,当时也按整船380万美元卖的。所以,我们现在买这条九成完工度的半成品,只花了去年我们买最终成品45%的价格!
不过,我们要给切里雪夫经理那套私营的改装公司,70万美元的改装费,和30万美元的……私账打点.您看这样没问题的话,就确定一下吧。”
顾鲲看了看谈判备忘录明细,对于砍价砍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满意了。
他之前就评估过,这次他要买的打捞用船,因为各方面都比交大设计院那条更好、更专业,所以如果也走去年那种对公合作模式的话,要拿下至少要450万美元。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7907/201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