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裕德急的团团转,他仿佛是拉到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一般,竟然不顾文武的区别,直接抓住了王在晋的衣袖。
“老三公,快想个法子啊,张兄弟不能战败啊,他若是完了,满总制所部也难以保全啊!”
就算是不懂兵事的宋裕德也已经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王在晋最巅峰时候的官职是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和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
而太师、太傅、太保却是文臣的巅峰,俗称为三公,是以宋裕德有了这个说法。
王在晋长叹一声:“时也命也!”
宋裕德闹不明白王在晋此时说这个有什么用,他焦急的道:“老三公,你是我大明的支柱,你可不能认命啊,赶快想个法子,救一救张书堂吧!他不能完啊!他若是完了,我大明的精锐可就全完了啊!”
王在晋却是没有理会宋裕德的话语,他幽幽叹息一声:“你也认可老夫的策略吗?”
宋裕德一楞:“三公,您老的意思是山海关的那件事吗?”
王在晋长叹一声,没有再理会宋裕德,自顾自的幽幽叹息道:“孙帝师言大建宁锦,以辽人守辽土,此策虽然上上,但是此时我大明财政不足,难以为继,要知道那宁锦我朝已经投入了超过一万万的白银了啊!”
“每年最少五百万两的投入,不仅耗空了大明的国库,甚至为了加征三饷,我大明的子民也是难以喘息了,这时候依旧不顾大明现实的问题,依旧朝着宁锦投入巨量的钱饷,就是无根之木!”
“一旦朝政支撑不住,就像是去岁那样,一旦拖欠了饷银,宁锦就会发起兵变,再加上战争哪里能够保证不输的呢!”
“花费了巨额白银建立的堡垒、城池,一旦被达子摧毁,那就浪费了数百万的钱饷,而我等的投入却不能给后金带来杀伤,这样的防线,要之何用!”
“所以,老夫建议陛下裁撤宁锦防线,重点防守山海关,然后用省出来的钱财,训练强军,同事用省下的钱财休养生息,就像是当年越国那样,十年生聚十年练兵,然后才有雪耻的可能啊!“
“党争,党争,党争!”
王在晋长叹一声,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满面。
宋裕德懵逼的看着王在晋,这位大佬虽然别夺了官籍,但是依照朝廷一贯的策略,只要是过上几年,有人提点一下,他自然是能够重返朝堂的,这厮这是什么意思呢?
宋裕德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闲散侯爷不知道这里面的故事,刘文耀却是清楚的很。
看着已经花白了头发,自从去岁被剥夺了官籍开始更是苍老许多的老三公,刘文耀长叹一声:“老三公,您的苦,末将知晓,切放心吧,只要是文耀一日还在京师,就会记得老三公的,等过上几年时间,末将在向陛下提起老尚书。”
王在晋一楞,刘文耀咬重的尚书,他听明白了,这厮这是在用这种方法告诉他,他是支持自己的政见的啊!
王在晋长叹一声:“若是老夫能够活着回来,就亲自为君斟酒!”
他扭头吩咐一边的小将道:“放吊篮,放老夫下城头!”
什么!
宋裕德与刘文耀大惊失色,王在晋要下城头?
开什么玩笑,他一把老骨头了,独身下城头有什么用呢!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8370/210914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