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还有了内阁大佬拒绝,崇祯是需要在重新考虑人选的。
历史上的崇祯之所以重用周延儒,更是直接位居内阁八年,就是因为有着宁锦给他做后盾的。
但是此时的大明,可不是只有宁锦这一只强军,而本该是妥协了所有阁臣意见的崇祯则是轻笑道:“周阁老说的也是,但是,督师的位置还是空置的么,在说对辽的战事,还是需要有人负责的,既然如此,便让满桂先担着吧!”
实际上崇祯这个愣头青之所以有了这样的改变,并不曾宛如原本的那样,性格执拗的可怕,是以他却是许了周延儒一个大空话。
实际上对于蓟辽督师的人选,他是钟意自己的老师孙承宗的。
但是老师太老了,激烈的战事已经不适合这个老人了,是以他决定先让满桂在东边打着,等到驱逐了达子之后,再让老师孙承宗经营辽东。
当然对于辽东的经营办法,王在晋打动了他。
他也意识到了对于辽东的战事,不能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的,还是要慢慢的来啊!
崇祯脸上笑的轻松,暗地里藏在袖口的拳头,却是已经掐破了掌心。
男人的成长都是在一夜之间的。
原本的崇祯直到上了煤山,在歪脖子刺槐树下面,才考虑了通透。
但是这个时空的崇祯,却是在王在晋一夜之间的教导下,成熟了很多。
王在晋告诉他——为人君者,不可将自己的喜怒行与脸上,必须要隐藏了内心的想法,然后站在朝臣的角度来猜测他们的内心戏的!
只有这样,只有明白朝臣的内心,崇祯才能把握住了朝政。
当晚崇祯可是数次挽留的,只是这个河南来的执拗人,却是去意已决。
崇祯知道,无心朝堂的王在晋说的话,才是对他最好的话语,毕竟就像是人之将死之时一样,其言也善啊!
崇祯这个诋毁参半的皇帝,这个汉人大一统时期的最后帝王,却是在张书堂这个翅膀的煽动下,竟然比原本的时空早了十四年明白这一个道理……
崇祯的这个决定却是让一众本还以为已经掌握了皇帝心思的朝臣,脸色大变,是以接下来崇祯对于暂时局在满桂麾下的诸将封赏的时候,阁臣们不敢再有什么心思了。
对于几位总兵的封赏,崇祯多给的是余荫子嗣的锦衣卫闲职,但是对于满桂、秦良玉、张书堂这三个实际上功劳最大之人,崇祯给的却是实际上的好处。
比如给秦良玉的是增加了一个县的属地,给予张书堂的则是直接坐实了这厮郧阳守备的职务。
这厮不是将自己给他的郧阳县守备的职务当成了郧阳府的守备吗,既然这样,自己便随了他的心意,直接提拔张书堂成了三品的守备……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8370/21095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