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明军在此地布下了埋伏,不需要太多,只要一队弓箭手,就足以将他们杀得大败了!
万幸的是,直到克德通过了盘山山道,但是依旧是没有看到明军的影子的!
“快去通知参将,就说明军没有埋伏!”
李率泰带着人还在道卜峪那边宽阔的地方猫着呢!
克德所部立刻有人纵马朝着后面返回。
盘山山道的确是险峻至极的,甚至莫说是军士了,就算是砍柴的山农,也是不愿意爬上这两座山头砍柴的。
此时,半山腰的灌木丛里,几十个明军士卒,正随意的坐在灌木丛里,甚至领头的那员总旗还在与人闲聊着呢。
仔细去看,这人正是薛新志。
这一次薛新志因为自己单独杀死的达子就有三十多个,加上城内的探子已经送出了消息,尼堪的确是在三河与蓟州半道上的盘山山脚被人打死的。
甚至皇太极还给他准备了一口楸木棺材呢!
楸木棺材可是一个好东西,要知道就算是在最潮湿的地方,楸木棺材埋在地上十几年也是一点都不会腐朽的。
甚至,若不是大家族,可是连使用楸木棺材的机会也是没有的。
因为一副六寸厚的楸木棺材重达八百多斤,单单是下葬时抬棺的人工,就需要十六人,还不算上换班时候的人力。
因此只要是使用了楸木棺材,埋葬的时候,单单是抬棺的人工最少都要四五十人,若是埋在山上,那是上百人也不一定弄得上去的。
而蓟州的达子寻找棺材铺顶了一副九寸厚的楸木棺材的时候,却是让城内的明廷锦衣卫暗探注意到了。
在他们的打探下,然后尼堪的死因,就被传了出来。
而薛新志也被正式核实是击杀了尼堪。
是以,当龙骑兵组建的时候,各方面都占了优势的薛新志当即有一个小小的士卒,直接被提拔成了总旗。
实际上总旗就是百户的助手,也就是能够带领五十个士卒的副百户。
明军军吏之中小旗最低,实际上就是一个十夫长这样的级别,然后就是总旗,总旗上面就是百户、千户、参将、等等。
朱元璋攻下集庆路(今南京)时,设行枢密院,由自己担任。又设诸翼统军元帅府。
后来罢免了枢密院,改设大都督府,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下设司马、参军、经历、都事,又增设左右都督等。
洪武十三年,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中、左、右、前、后),“分领在京各卫所,及在外各都司、卫所”。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8370/21095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