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顶点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礼

第一四一章 小皇帝的成人礼

原本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骆思恭,吓得瞬间就站了起来,然后难以置信地看着朝阳下的五凤楼上。

天启正在从里面走出。

而且不但是天启,皇帝陛下的后面还跟着方从哲,另一边则是许显纯和田尔耕,再就是大批这两人亲信的锦衣卫,此时的皇帝陛下脸色铁青,那张只有十五岁的稚嫩面孔上明显带着的杀气……

骆思恭冷汗瞬间冒出。

“圣旨?朕怎么不记得自己下过这份圣旨?骆卿,你能给朕解释一下为何一份圣旨连朕都不知道?这宫里还有第二个皇帝可以下旨?”

天启阴冷地说道。

“陛,陛下,臣,臣只是接到圣旨和刑科的驾贴,其他一概不知!”

骆思恭哆哆嗦嗦地说。

他已经明白自己落入了一个早就布置好的陷阱,天启和方从哲就在五凤楼上隐藏等着他们的,那里是午门的城楼,上面有的是平常不会开启的房间,皇帝陛下和内阁首辅在自己到达并布置陷阱时候,就已经藏在里面等着看戏了。自己布置了一个陷阱,却不知道自己就在人家的陷阱里,至于是谁泄露的秘密,这个暂时已经没必要去管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己从这里面摘出去。

好在理论上他的确没有什么错误。

“陛下,臣真得不知其他,臣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臣只是接到司礼监送出的圣旨,刑科给事中签的驾贴,要臣捉拿杨同知,因杨同知骁勇绝伦,又怕在外面误伤无辜,故此不得不设计在午门擒拿。”

他说道。

说话间他诚惶诚恐地跪倒。

他前面那些锦衣卫也吓得赶紧收起鸟枪,全都惶恐不安地跪倒。

“你不知道?”

天启冷笑道。

“那是不是朕还要赞你一句恪尽职守啊?要给你加官进爵以奖励你的尽职尽责?前日在乾清宫朕说过的话你不会忘了吧?朕说的很清楚,所有政务悉委方阁老,在登基大典之前,朕不会处置政务,那么你告诉朕,除了朕之外,这大明朝谁还敢下旨?”

他怒喝道。

骆思恭吓得擦着冷汗。

话说天启真气疯了,杨信的确早就告诉了他这个计划,第二天就告诉了,但他还真就不敢相信,这些家伙居然有这样大胆子越过这道线。

这已经形同造反了。

司礼监的确可以写中旨,内阁和皇帝对一件事相持不下时候,皇帝干脆直接绕开内阁,让司礼监发中旨,但那是他要发的而不是司礼监发,这是司礼监掌印矫诏,这是形同谋反。更让他气得想杀人的是,从六科到锦衣卫这些家伙都心知肚明,却全都配合,然后合伙把这份矫诏变成实际的圣旨,以此诛杀他最主要的依靠。这些人真的视他为无物,之所以这么麻烦,仅仅是因为有杨信在保护着他而已,可想而知他们要是以这份圣旨杀了杨信,那么王安,骆思恭,还有东林党文臣,立刻就会重新玩一次抢皇帝。

那时候自己就算没下这份旨,也必须得说自己下了旨。

否则自己还不知道会怎样。

那正德是怎么死的,像他这种身份当然不可能不心知肚明,话说在这些人控制宫內宫外的情况下,让他突然急病暴毙也没什么奇怪的,反正他还有个更小的弟弟,既然他不受这些家伙控制,那就换他还没满十岁的弟弟。

这个绝对受控制。

这哪是一帮忠臣义士啊!

这就是一群乱臣贼子,一群披着忠臣皮的饿狼,如果不是有杨信,他真不敢想象这时候自己会怎样。

“先把他拿下,关入诏狱!”

他一指骆思恭说道。

那些锦衣卫面面相觑……

“万岁爷,骆掌印真只是受人蒙骗,误以为圣旨乃万岁爷所下!”

城墙上跪着的一个锦衣卫说道。

“万岁爷,骆掌印冤枉啊!”

“万岁爷!”

……

那些锦衣卫一片求情声。

天启的脸色立刻变了。

很显然骆思恭在锦衣卫的控制力远超出他的想象,而他终究只是个十五岁少年,遇上这种场合还是会怯懦,如果连锦衣卫都不听话,那可就真麻烦了。

他看了看许显纯。

许显纯赶紧低着头上前,他比天启更清楚骆思恭对锦衣卫的控制力,四十年的锦衣卫高层,实际上从万历十年开始,锦衣卫就基本上是他说了算的,这么漫长的岁月里,早就已经势力盘根错节成了铁桶一样。不过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了,毕竟他也知道这就是天启给他的一个考验,他可不是杨信,后者无可取代,而他是随便就能被取代……

“都闪开,想抗旨吗?”

他色厉内荏地喝道。

而他面前跪了一城墙的锦衣卫无人给他让路。

“许佥事,骆掌印是冤枉的,我们奉旨办差有何错?那圣旨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该有的都有,而刑科也根据圣旨开出了驾贴,刑科也确认了圣旨无误,难道锦衣卫接旨后,还得再去见陛下问明是否出自上意?此事根本与骆掌印无关,我等就是按着规矩做事,有罪的是矫诏者,骆掌印难道不是受其欺骗?”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8838/2218801.html

本站地址:shenhaiyujin.com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