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允诚等人压抑着怒火点头。
“我这个人是很开明的,我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我向衍圣公提出六艺考核的时候,就想到会有人不理解,但是,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只要接下来陛下同意,内阁把圣旨发出了,无论如何不理解,都必须得遵守。我知道你们这些南方士子喜欢闹事,但是,我如何对待闹事的你们也都清楚,不要以为你们是举人我就会手下留情。
只要是圣旨,你们就必须执行。
理解要执行。
不理解也要执行,并且在执行中理解。
都明白了吗?
今日的事情我可以放过你们,但再有下次,那我就要履行神庙赋予我的使命了!”
杨信举着金牌喝道。
那些举人们低着头一个个寂若寒蝉。
“你们可以走了,不过你们几个留下,话说我还没跟陕西的年轻人聊过呢!”
杨信说道。
华允诚等人赶紧走人。
“叔父,您怎么放过了他们?”
后面的杨寰说道。
他是跟着田尔耕一起回来的,之前一直在南方,完成了无锡的那些民兵营全部组建后,紧接着去凤阳安置那些荡寇军,因为大批耕牛以及北方部分荡寇军的南下指导,那里的荡寇军也已经安置完。而且那些山民又拉来了不少人口,目前在凤阳形成了六个民兵营,不过按照和内阁的承诺,这些民兵营又全部变成杨信的雇工,在凤阳垦荒种田。
不过这时候并没有开始种地,只是在不断趁着冬天垦荒,明年开春后先种上一季地瓜再说。
他们目前的粮食有无锡那些民兵负责。
当然,是给钱采购。
杨信按照当地价格采购无锡民兵的余粮然后水运到凤阳。
杨都督示意他好侄子先闭嘴,然后笑眯眯地看着面前的武献哲……
“这几位如何称呼?”
他说道。
“平凉府华亭县举子聂慎行。”
“临洮举子韩谦。”
“西安府蒲城县举子杨应宿。”
“西安府澄城县举子孙士髦。”
另外四名举子赶紧上前行礼说道。
这些陕西举子对杨信没什么特殊感情,毕竟杨信至今也没祸害过陕西,最多扬州有几个陕西籍盐商被他夹过,但这里面估计没有盐商家族的,而且聂慎行和韩谦按照后世划分,已经可以说是甘肃籍了,而剩下俩连武献哲算是三个西安府的。
这时候陕西算不上科举大省,但也不算太差,在北方各省里排名垫底,但放到全国算中下,整个明朝出了一千左右进士,比广东还是略多,但仍旧比不上山西,北方第一的是山东,但也仅仅相当于浙江的一半,南直隶的不到一半,后者是包括安徽的。
“都是三秦英俊啊!”
杨信笑眯眯地说道。
五个举子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你们不要害怕,我这个人名声的确不太好,但那是因为那些骂我的人都选择了做我的敌人,但我的朋友可没有一个骂我的,聂举人是华亭人,应该知道靖虏卫赵家吧?”
杨信说道。
“在下倒是认识几个赵家的朋友。”
聂慎行说道。
他这个华亭人很容易被误会是松江府的,但实际上平凉府也有一个华亭,而且直到现代也没改名,但因为塞在陇山的崇山峻岭里,反而没有松江府华亭县这个早已经不用的华亭更有名。
靖虏卫就是靖远县。
他们这片地方算是大明很偏远的了。
而且人口稀少出不了多少世家大族,他们互相之间认识没什么奇怪的。
“那就是了,赵家说过我不好吗?”
杨信说道。
赵率教家的当然不会说他不好。
这几年赵率教跟着他完全是财源滚滚,同样靖虏卫及平凉府不少有志青年都被招募到了辽东,这些人跟着赵总兵同样日子过得很好,尤其是杨信强制性要求赵率教及手下将领不准吃空饷,大家可以跟着他发财,但谁也不准动兄弟们的卖命钱。而且开原的一万多明军从来不缺吃的,熊廷弼因为杨信的面子也从不拖欠他们的军饷,兵部考功的是孙传庭也给杨都督面子,开原的明军斩首从来不用担心得不到赏钱。
年年都有士兵往家里送银子。
平凉,巩昌两府加上靖虏卫,这片本来就穷得落泪的地方,如今到处都有人传颂跟着杨信可以靠打仗发财的传说。
“这个,敝邑倒是颇闻杨都督仁义之名。”
聂慎行老老实实地说道。
(今天两章)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8838/221940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