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图也是豪气顿生,这是华远集团最大的底气。
“赵总,你可有段时间没有来我们这了,这里很多研究人员,还非常想你呢。”李秋丰开着玩笑说道。
赵宏图之前在研究所呆过一段时间。
虽然没有在理论上给大家过多的指点,但是赵宏图思路开阔,那种远见,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
给大家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做起研究来,也更加有的放矢。
“我怕来太勤快,大家看到我,然后老想着出成绩,会给大家压力很大啊。”赵宏图笑着说道。
华远研究所内部,现在是分两个研究方向。
一个方向的人,是做基础理论研究,这部分人,只要在公司的愿景和假设方向上创造新的知识,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做科学无尽前沿的理论研究。
他们不需要担负“产粮食”的直接责任,只需要攀登科学的喜马拉雅山。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用掌握的基础理论来解决实际商业问题。
是需要拿着手术刀去参加公司的杀猪战斗,需要根据猪的肥大、关键节点突破的价值、战役的大小来量化评价,猪杀得多、杀得肥,就有可能分到更多的肉,得到更多的战功,获得更多的奖励。
相对而言,这部分人的压力也很大。
“赵总,我们还真出了研究成果了。”李秋丰笑着说道。
“哦,哪方面的呢?”赵宏图也来兴致了。
李秋丰说道,“我们大棚技术,开始应用于育秧,我们称这项技术为工厂化多层育秧技术。
采取此技术,12亩大棚培育的秧苗,就能保障9600亩大田的秧苗需求。
以往大田育秧需要天,其中在揭去秧苗上覆盖的无纺布后的12天内,平均需用3次药。
而工厂化多层育秧因为在大棚里,病虫害少,只要移栽前预防性施用一次移栽药就可以了,直接省了两次药的费用。”
现在华远集团的大棚技术,可不简单是应用在蔬菜种植方面。
而是不断地扩大应用范围。
现在要说大棚技术哪家强,不用质疑,绝对是华远集团。
“不错,要和华远集团其他部门加强对接,要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赵宏图说道。
“赵总,说到科研成果转化,我这边还真有一个项目想要开展,华科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熊范伦在1983年回国后开发了农业专家系统,在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们想去推广应用这个系统。”李秋丰说道。
“这个农业专家系统是怎么回事?”赵宏图问道。
难道是建立一个农业方面专家的信息库?
人或者说人的培养,才是科研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4526/1662860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