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靠吼,交通靠走,治安靠狗,别说这是1976年,即便再过一二十年,在中国山区里,大多仍然如此。在当年的鄂北大别山偏僻的深山老区里,更是如此。
这还在正月间,学校两天前才开的学,天仍然黑的早。
学校工作几个月来,每到家里屋顶的烟囱炊烟飘起的时候,叶秀枝就会把下午的第二节课尽快讲完,下一节课就是她带领全校的孩子们一起高唱革命歌曲……这就是音乐课,也是政治和思想品德课的一部分。叶校长是支持这种课的,只是他自己五音不全,唱不来。
我的好爹妈,下工回到家,劳累了一天多么辛苦呀。用歌声欢迎父母们收工回家,这好多!唱完歌后,学生伢们就放学了。
放学后,乘太阳还没落山,孩子们好写完作业,复习一下功课。
对老师来说,布置家庭作业是两难。不布置吧,家长们会提意见,“怎么不布置作业呢?细伢们一放学就玩疯了,不知道农民要种地、学生伢要学习呢!”
但布置了,又怕孩子们放学后玩儿忘了,到晚上又要点灯,费钱耗油不说,还伤眼。
农村没电,入夜后黑灯瞎火的。李家畈家家户户点上电灯,有电视看,大约是十五年后的事儿。
家庭条件好的点煤油灯,稍许亮一些,灯照的范围会大一尺圈儿。当然,灯罩得要经常擦洗才更亮堂些。油灯装了玻璃灯罩能防风,尤其是冬天,有时一开门灯就被风刮熄了。村里许多家庭点的是菜油灯,这油是自家产的,不需要买。但也舍不得用,灯芯就短,灯光火亮如豆。有时书本就摆在桌上的灯盏旁,上面的字也不容易看的清。又怕灯盏离桌边太近,容易摔下桌子。孩子们读书就得坐上高板凳,乌龟似的伸着头凑到灯下去看。
或许城里人会说,怎么不用蜡烛?蜡烛在那时的城市或许常见,但农村不日常用的,太费钱,还得去镇上买。过去农村只在死了人(注:当地叫“老了人”或“走了人”)时按风俗才会点蜡烛,所谓香、蜡,日常是用不起的。
那时的农村,增收乏术,政府和风气也不鼓励,农民要居家过日子只能靠节支,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针头线脑都得节约,真正的一针一线来之不易。许多老人醒得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拎筲箕出门捡拾鸡屎、猪粪,往往一早晨捡拾不到半筲箕,遇到一大坨牛屎就像拾到宝贝了。有时是两三人同时发现的,就会上演一坨牛屎引发的纷争。既然争起来,鲁莽者间或也会发展成血案,而事件的起因说来令人不齿。然而这种事在过往的农村,并不鲜见。积沙成塔,拾多了屎就能肥田,自留地的菜就靠这些肥料,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与此休戚相关,说来也不是小事。也为积攒农家肥,有些人上厕所就尽量赶回自已家,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有人跑肚拉稀不得不拉在外面,还会懊恼,觉得可惜了那一泡屎尿。
夜间孩子要读书,点油灯就有了理由,就不是浪费。借着亮光,妈妈们往往会纳鞋底或缝衣服,爸爸们就会在旁边吧哒哒地抽烟袋,一家安静而和睦。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8975/1927950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