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了灌树丛,接下来拦在杨成景面前的,就是一条小小的河流。
这个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也是这一个绿洲的生命之水。
不过它的流量出乎意料的小,小溪的水特别的清晰,杨成景一眼都能够看到小溪底部的沙子。
它的深浅,杨成景是在数米之外的灌木丛里面趴着看。
但是就这样观察到的,估计深浅也就只能到他的膝盖处。
所以,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能够不负吹灰之力的度过这条小溪。
不过,眼前杨成景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一条小溪的深浅,除此以外,他必须保证没有匈奴人,在关注的这一条小溪才行。
不过,很遗憾,无论是根据杨成景观察到的,和从刘静明口里得知的不同。
这一条小溪,根据那些哨兵的站位来看,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匈奴人的视野,看到那里。
如果勉强突破,那随时有可能被发现,更何况,杨成景在陆地上可以不留声息,但是在水里,他可是没有办法做到。
毕竟,只要人一动,水花肯定会发出声音,这点是完全避免不了的。
所以,这就需要杨成景,搞出一点小动静,来替他吸引一下那些匈奴人的注意力。
杨成景随手在地面,抓起一块石头,石头只有拳头大小,圆状。
这种石头在地面上基本上说可以说随手可见,完全不起眼,但是对于杨成景接下来的动作,却非常有帮助。
如果,说那些匈奴人,对身边哪些东西,最关注最看中的话,无非就是他们身边的战马。
那一些掠夺过来的物资,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只有战马才是他们忠诚的伙伴。
杨成景趴在灌树丛里面,越过那条河,对面就是马群。
所以,杨成景想要制造一些动静的话,对马群下手是最好的。
既可以引起那些匈奴人的注意,也不会引起那些匈奴人的警戒。
杨成景瞄准一下,然后果断出手。
距离大概只有30多米,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行为。
更何况杨成景当兵50年,曾经穿的是步人甲,战得最多的就是西北方向的边境,对他们来说用的比较惯的并不是弓弩而是标枪。
前20年,在战场上面遇到最多的就是辽国的骑兵,辽国的骑兵有两种,也只有两种,其中一种。
就是正面强攻的连环马,重甲重吨位,可以说,是重骑兵的弱化版,突骑兵。
然而在战场上面对这种骑兵的话,用弓弩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标枪才是。
重型的标枪在往天抛射之后,可以直接绕过敌人的前排骑兵攻击到后排。
而且如果标枪的重量,足够的话,就可以将骑兵直接定死在战场上面,给后排的骑兵带来冲锋的困难。
杨成景练了多年,对于投掷,这一项技巧,虽然不能说,点到了极致。
但是,眼前这一个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手里没有十成的把握,那也有九成,更何况马又不是只有一匹,而是整个马群,杨成景能够保证自己不会失手。
杨成景把右手的石刀换到左手,右手的手指紧扣的那一枚石头,匈奴人虽然时刻在关注的小溪,但是也不是,没有给杨成景一丝的机会,而这一丝的机会,让杨成景投掷一块石头,绰绰有余。
而这一丝机会,很快就要让杨成景给逮到了。
没有任何的犹豫,杨成景紧扣了那一枚石头,奋尽余力往前一甩,力量施加的那一块石头上面,在空中划过一道曲线之后开始落下。
在趴着的时候,杨成景确实不好使力,但是使出浑身的力量往前一甩的话,那一道曲线依然在杨成景的估算范围之内,没有空投。
那一块石头在空中划过一道曲线,但是由于力量的关系,也是在空中留下了一丝的声音,破风的声音。
杨成景本来就是想避免这种声音,而且在马的身上不要留下任何的伤痕,才特意选了一块圆形的石头。
但是,发出这种声音,依然是杨成景没有办法避免的,不过,好在引起注意的匈奴人不多,只是隐约的听到,这种声音在空中出现而已,当他们抬头的时候,那一块石头早就飞出了他们的视野。
然而,他们接下来也再也没有心情去关注这一个声音。
因为,接下来一场来自于马群的暴动,让他们措手不及。
一头黑色的骏马非常不幸,杨成景投掷的落点正是在它的身上。
别看那一块石头只有拳头大小,但是杨成景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来的话,威力也着实不小。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59691/1993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