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水取出罗盘,想要定一下方位。哪知这罗盘到了地宫里面居然失灵了,指南针忽左忽右不住的跳动。周水只好又回到地井口的“开门”位,用步子量着找到甬道的玄位。
玄位上果然有一扇门,确切的说是画着的一扇门。如玉最先走到近前,用手指敲门一样敲了敲,门上传出沉闷的石头的声音。听着这声音,周水心头一紧,很明显这墙里是实心的,至少也有一定厚度。
如玉也禁不住“呀”了一下,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周水仔细看了一下这面墙:整面墙涂成红颜色,就像一般寺院门墙的那种红。红墙上面用金彩画了一座对开的大门,门上还画有瑞兽衔环的铺首。门下画有台阶,门槛。门两过还画有四位站门的金刚力士。整个大门和真门一模一样,只不过尺寸上略微小了一些。
周水又从细微处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再次确认,这只是画在墙上的一座门。周水有些灰心,但没有死心。他相信古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画座门在这上面,只要画了就一定有它的意义所在。
看了一会儿,如玉“咦”了一声:“这有字,这写着字呢。”
周水凑到跟前,门的左下方果然有字。在巴掌大小的地方,用金彩写着一首诗,或者说是偈:何有菩提树,更无石内门,双手分曰月,拔心见真身。旁边还有四个小字:法开七善。
周水在心里逐句的解释这首小偈:何有菩提树,更无石内门,大概是说诸法空相,石头门更是虚幻。双手分曰月,拔心见真身。这个日月可能是指门上的两个辅首衔环,拔心是指门从中间而开。
那这样的话,问题倒也简单了。按偈上说的,只须一推,门就会应声洞开,可如玉又敲又推,为啥一点反应没有?
下面还有四个小字:法开七善。这“七善”该做何解?周水搜尽肚子里的国学知识。忽然想到,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七善之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文字里,正好用了七个“善”字。
在《道德经》中,这段文字的前面还一段文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中的七善是围绕一个“水”字展开的,是对“水”的属性的一个综合陈述。而上善若水的“水”和周水的“水”是同一个字。
想到这儿,周水心里忽悠一下一一难道一千多年前,古人专为我周水留下了这座法门吗?
周水心里“嘭嘭”直跳,他整了整衣服,庄重的跪了下来。这时周水发现另外一起“怪事”一一就在这座门前,正对着大门的这段甬道,居然纤尘不染。以门框为界,两边的尘土刀切般直立着,而门框里边,干净的几乎照见人影。
https://shenhaiyujin.com/book/72793/28320712.html